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谁说没有什么形象可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之形象探索

谁说没有什么形象可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之形象探索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教材研究 |人气:250

谁说没有什么形象可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之形象探索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教材研究,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谁说没有什么形象可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之形象探索 许必华

很多人知道普希金,大约都是因为这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或至此为止,或就此进入普希金的世界。这首并不特别的诗,却能让人过目不忘,成为饮誉全球的杰作,何以有如此魅力?

教师教学用书上给出了原因: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这些话都是对的,全国的语文教师都在照着这么讲,人教社的语文教科书也跟着这么说,但我总觉得有不妥之处——

请注意一个关键词:劝告。是谁在劝告?当然是诗人普希金。这首诗写于诗人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认识到这一点,形象也就有了。诗中的形象,有显性的。我国传统的诗歌,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画,实际上就是形象,或称意象。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无论多有哲理,都得有形象,才能成之为诗,这是我们的共识。除了诗歌显性的形象外,诗歌还有一个隐性的形象,那就是诗人自己。这个隐性的形象在某些时候可能可以忽略,如钱钟书所戏言,如果觉得鸡蛋好吃,多吃几个就是,何必去认识生蛋的母鸡呢?但有些时候却很重要,因为诗人本身就是一个高大的形象,换作了其他人,就变味了,或言根本不配。比如《过零丁洋》之于文天祥,“怒发冲冠”之于岳飞。凡读这类诗,英雄的感人形象都会呼之欲出,诗作本身是遮不住的。同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如果不是普希金,如果不是普希金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如果不是诗人对生活真谛的代言,还能传世久远吗?而生活中,你我都说过一些劝慰别人的话语,有的可能还很有道理,而且经典,但就是没有成为经典,那是为什么呢?

因此,笼统地说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是不妥的。就表象而言,它确实没有什么形象,但这也正是这首诗的特别之处,“诗言志”,普希金言的是“志”啊!透过表象,它确实又有形象,那就是诗人普希金,他把自己的形象隐在诗中,而且真诚博大,热烈深沉。

实际上,读这首诗,多读,细读,品读,闭上眼睛“神读”,诗人的形象也会出现在眼前。就像读《过零丁洋》,《满江红》一样。我们教学,应当让学生有这种体验。

另。“短短八句”的说法也不妥。从诗的原文或是英译本或是查良铮的汉译本看,应是八行。现代诗以“行”名之,似乎更专业。再者,教科书里的课文,又是十行。如此混乱的说法,还不如不说。

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7-32


如果觉得谁说没有什么形象可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之形象探索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