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那群可爱的老头儿——语文课本中的老头子形象扫描

那群可爱的老头儿——语文课本中的老头子形象扫描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教材研究 |人气:511

那群可爱的老头儿——语文课本中的老头子形象扫描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教材研究,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那群可爱的老头儿——语文课本中的老头子形象扫描

丁风华

初中语文课本中,作家们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在塑造的这些人物中,那些独具魅力的老头子们的形象就格外引人注目,细细咀嚼颇有味道,值得研究。

老私塾先生——寿镜吾

在三味书屋,鲁迅见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寿镜吾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位老师的名气早就传开了,因为连鲁迅这个小孩子都“早就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所以在初次见到他时就很恭敬。

在第二次行礼时,寿镜吾就给鲁迅留下了和蔼的第一印象。幼稚的鲁迅觉得遇到了人生中最好的老师,他以为满肚子的问题可以向寿镜吾先生问个明白了。谁知,当鲁迅冒冒失失地急切地去问第一个问题“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时,寿镜吾先生的态度和神情竟让幼稚的鲁迅大失所望——“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这大大出乎鲁迅的意料,先生竟然还动怒了,这还了得,看来问题很严重。否则,寿镜吾先生不会有怒色的。

然而鲁迅是一个顶聪明的孩子,一眼就看透了个中原因——“做学生是不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这是问题的关键!这也是鲁迅最不愿意接受的,也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这不是鲁迅的不对,也不是寿镜吾先生的不对,而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规定——做学生就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可是年少的鲁迅关注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不是深奥的四书五经,不是那些乏味枯燥的文言句子,而是那些能够给他带来快乐,带来好奇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然而寿镜吾先生思想意识比较保守,是个守旧派,所以他不允许年少无知的鲁迅去问这些和前途似乎无关的事,他心中只有读书,只有读书。可是儿童就是儿童,儿童鲁迅头脑子里装的是那些好奇的问题,是那些古怪的有意思的小动物。读懂儿童的心,是那么难啊!寿镜吾没有读懂,他可能也不去读,可能也不愿意读;中国过去很多家长没有读懂,而是一味地让孩子读书,读书!这是历史的悲哀!也是就教育的悲哀!寿镜吾无法突破,也不敢突破,所以他做了一个忠实的虔诚的守旧者。

寿镜吾先生尽管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但是他的教法比较简单,比较传统,比较古板,所以他的课堂缺乏精彩,缺乏吸引力,缺乏滋味。

按照正常的逻辑,人们写老师,大多会涉及到老师精彩的课堂,老师高明的教法,和老师渊博的知识。可是文章没有写这些,而是写自己在课堂上的出格表现,这是很大胆的角度和写法。正是因为老师上课不够精彩,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也不符合儿童的特点,加上他疏于管理,所以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偷偷的溜出来去后面的小花园,才在课堂上用纸糊盔甲,描绣像。

这能说老师的课堂宽松吗?鲁迅的得意之处是在寿镜吾先生的课上竟然“画的成绩却不少了”,这是自我安慰,还是讽刺?是否定老师的无能还是肯定自己的小聪明?是批判封建传统的教育制度,还是表达儿童对自由的向往?我觉着都有!

寿镜吾先生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老师,尽管自己好学,但不会引导学生去学。只知道自我陶醉,却不懂得让学生也陶醉。寿镜吾先生只知道读,不去管学生。也许鲁迅看重的就是老师的无为,看重的是老师的宽松,看重的是老师的自我陶醉,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小孩子心态。

可敬的爱国者——郝叟老头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塑造的郝叟老头形象,给读者留下了特别的印象。文章中,作者写郝叟老头着墨并不多,郝叟出场也仅有两次,但是作者特别擅于抓人物特点。

小弗朗士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后,注意到了郝叟老头:戴着他那顶三角帽,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这是郝叟第一次出场,但是他一出场就以独特的外貌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三角帽,破边的书,大眼镜,这三样东西,是属于郝叟老头的。作者第一次写,就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古怪的老头子。这破边的书是郝叟老头的吗?还是他从哪里借来的的?连这样一位老头子都来听课,给人的震撼是多么大啊!

郝叟第二次出现,是在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作者这次写郝叟,把重点放在了动作上,“戴上”、“捧着”、“拼”、“发抖” 特别的动作,古怪的声音,奇特的外貌,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郝叟这个老头子。这次,我们已经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走进了郝叟的内心。也许正是郝叟的特别举动才打动了小弗朗士:“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笔墨不多,但感人至深,文章达到了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

自信自负自尊的老头子

在《芦花荡》中,作家孙犁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自信自负而又自尊的老头子。

这个老江湖将近六十岁,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他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作者在描写老头子时,抓住了他的突出特点,给人一种干练洒脱的印象。特别是他那一对深陷的却特别明亮的眼睛让人不寒而栗。

这样一个老头子,作者必须通过故事来塑造他,于是写了他护送大菱二菱找队伍过封锁线的故事。

这么一个自信的老头子,不教训他一下,他是不改的。由于老头子的大意,大菱竟然负了伤,这让老头子很没有面子。当老头子真的得知大菱挂花后,“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当大菱让他送她们进去时,自负的老头子终于低下了头,说出了一句让人很揪心的话:“我没脸见人。”这句话出自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的口,出自一个老白洋淀的口,出自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头子的口。可见,大菱的受伤对老头子的打击是多么大!

然而老头子又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在两个小女孩面前,还想极力挽回自己的面子,于是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当老头子感觉到他的豪言壮语似乎没引起两个小女孩的注意时,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特别是当两个小女孩怀疑老头子的能力时,老头子趁机又夸下海口,于是就有了第二天的精彩战斗。

老头子的性格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而故事的发展又有力地塑造了老头子的形象。老头子的自信和自负,自尊和自豪,就在故事中展开,就在故事中得到展现。

理解了老头子的性格,就理解了老头子在故事的结尾为什么那么猛烈地狠狠地敲打鬼子了: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老头子对鬼子出气,不仅是为了报仇,实际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找回自己的尊严。这一切都让那两个小姑娘看的一清二楚。

热情好客的六一公公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那群可爱的老头儿——语文课本中的老头子形象扫描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语文学习,老头子 课本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