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勇”与“智”的形象诠释——《陈涉世家》分析(黄行福)

“勇”与“智”的形象诠释——《陈涉世家》分析(黄行福)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教材研究 |人气:177

“勇”与“智”的形象诠释——《陈涉世家》分析(黄行福)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教材研究,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陈涉世家》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叙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及起义后的发展形势。生动的展现了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基本情形。

这次起义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两位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勇”与“智”。

“勇”就是勇敢,就是在关键是时刻的一种勇气,一种勇敢担当的责任意识。陈胜和吴广 ,两位纯粹的种田农民,就是因为勇敢,敢作敢为的精神,以及聪明与智慧,把自己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

他们的勇气体现在:

抓住机遇。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也就是公元209年,一伙穷人被征发去驻守渔阳,有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可是,天公不作美,竟下起了大雨,路上行走困难。他们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按照当时秦朝的律法,不能按时到达,就必须问斩。这就意味着,这九百人,都不能活命,统统都将被斩首。这的确是一个机遇。陈胜和吴广,两位小小的屯长,就善于抓住这个机遇,成就了自己,把自己生命的价值提升到了最高峰。

屯长,只是一个小小的官职。《商君书·境内》:“﹝军爵﹞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后汉书·班固传》“陈师案屯””李贤注引《续汉志》:“大将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下有屯长一人。”《清史稿·食货志一》:“仍仿营田制,十户一屯长,五十户一屯正。”以上注释告诉我们:屯长,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头目而已,并非什么大官。如果按照五人设一屯长这样的建制计算,这支九百人的队伍,该有多少个屯长?

“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历史从来都是公正的,从来都不会偏爱任何一人。陈胜,这位第一组织者和领导者,就是一位有着远大理想,想干大事的人。文章中有具体的介绍。在他年轻的时候,与其他众多贫苦的农民一样,只是一位卖劳力为生的农民,一位典型的打工者。在一次劳动中的休息时,他独自一人,走到田埂上,唉声叹气,说了一句让当时在场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话:“我们中间要是将来有人富了,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对他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其他人都不以然,说:“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哪来的富贵?”陈胜只好失望地回答:“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陈涉就是这样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在他的年轻时代,就有着鸿鹄之志,想干大事业。只是没有机遇而已。但是,对没有志向之人,机机遇是不会自动向他们进行提示的。那么多的屯长,为什么只有两位能够成就大事?除了善于抓住机遇,还有勇气的作用。

起义就是造反,就是推翻政府。这是诛灭九族的事情。一般人是缺乏这种勇气与胆量的。让我们再看看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形,就更能够理解这一问题了。

朝实行暴政,严刑酷法: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被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再加“贪暴之吏,刑戮妄加”,任意实施刑罚,老百姓动不动就触犯刑律。 秦朝的刑罚有以下几种:一、死刑,共12种:腰斩、车裂、阮、磔、凿颠、抽肋、镬烹、戮尸、枭首、具五刑、族、夷三族。二、肉刑,有斩足、宫、劓、黥等残害肢体刑。三、徒刑:将犯人拘禁起来,并使服苦役。受这种刑的罪人被称为刑徒,后世徒刑之名即从此沿袭而来。四、迁刑:即流放。五、笞刑:即鞭笞之刑。六、刑:即罚款。
    秦时罪犯都穿赭衣(红褐色的囚服),被押送到官府去的罪犯多到“赭衣塞路(路上都是罪犯),囹圄成市(监狱象赶集一样挤满了人)”。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在死亡意义大小的比较上,他们倾向于“举大计”、“死国”。价值的天平,显然倾向于发动起义,干大事。
面对统治者严酷的刑法,陈胜、吴广要冒多大的风险?此其勇气之一。

勇气之二,面对一支九百人的队伍,自己只不过为小小的屯长,如何面对危局?九百人,原先,大多都不属于他们领导,要把原先由他人率领的人,归属于自己,没有勇气是做不到的。如果失败,不但起义不能成功,自己也很可能姓名难保,被他人所杀。

勇气之三,屯长之上还有将尉。怎么对付那些官职比自己高的将尉?这也是一大考验。因为要从他们手里夺得领导权和指挥权。可以想象,在当时,秦朝的统治者肯定拥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谪戍队伍管理体制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否则,就难以实施那么多的浩大的工程。

勇气之四,怎样威服众人?万一众人不服怎么办?这首先就是勇气与胆量的事情,然后才是谋略。

陈胜和吴广,至少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勇气,起义才有可能成功。

他们的勇气还体现在,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大的障碍就是比他们级别更高的将尉们。如果说,前面的只是他们的一些想法,那么,这时就是需要付诸实际行动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这里,勇气是与谋略交织在一起的。

我们要知道,将尉是由国家任命和派遣的,他们属于军官,手里有武器,更有国家政权的“尚方宝剑”,拥有生杀之权。陈胜和吴广,他们一唱一和,一次就杀了两个尉。当时,所有戍卒,并没有谁明确表示极力支持他们的起义计划,所以,杀尉的行为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万一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起义失败。其勇气可嘉。

文章中,更多的是体现他们的智谋。

所谓智,就是指思想、智慧,谋略。

两位贫民出生的起义组织与领导者,没有背景,没有威信,甚至也没有文化,纯粹是文盲。他们要组织一次那么大规模的起义,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他们之智,首先就是对天下形势的分析。

“天下苦秦久矣。”这次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并非一些人的捣乱,乃是秦朝统治者的暴政所直接导致的。这一句话,就点出了他们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可见,他们发动的这次起义,是反抗秦统治者的残酷统治,而不是他们两人的心血来潮。

赋税很重是秦朝统治的暴政之一。

秦朝的赋税很重,是前朝的20倍。《汉书·食货志》:“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人民要把全年收获的2/3交给政府。“收泰半之赋”,这么重的赋税,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了。
    徭役繁重是其暴政之二。
    秦朝百姓负担最重的是徭役和兵役。秦政府规定:成年男子每年服徭役一个月,一生要在本郡服兵役一年,到京城或边疆戍守一年。这是基本的。而秦始皇的大兴土木,四处征讨(修阿房宫、骊山墓、打匈奴、筑长城、修驰道、打越族、戍五岭等等)使用的人力物力大大超过了当时社会经济所能负担的极限。秦始皇使用的人力,仅据有史可查的:30万人攻打匈奴,50万人攻打南越,戍守五岭,70万人建筑阿房宫、骊山陵。以上几项合计15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除去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全国青壮年男劳力仅三、四百万人。无休止的征役,使“丁男被甲、丁女转输(《汉书·刑法志》)”连妇女也被征调去运输粮饷了。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勇”与“智”的形象诠释——《陈涉世家》分析(黄行福)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语文学习,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