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河中石兽》应慎重选入教材

《河中石兽》应慎重选入教材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教材研究 |人气:886

《河中石兽》应慎重选入教材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教材研究,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当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所用《语文》教材,选入了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的一篇文章《河中石兽》。笔者认为本文难度过大,不易为读者理解,应慎重选入课本。

一、原文观点

纪晓岚在笔记文《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一文中有如下记载:河北沧州南有一寺庙,庙门前有一条大河。一日,庙门坍塌于河中,门旁的两个石兽亦沉于水中。十余年后,寺僧于落水处寻找石兽未果,又顺流而下十余里,亦未寻得。按照治河有丰富经验的老河兵的说法,于落水处逆流而上数里之外,找到了两个石兽。石兽并没有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停留在最初的落水处,也没有被水流冲到下游的某个地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老河兵认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流水根本不可能像冲走木片一样,将沉重的石头冲走。恰恰相反,“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这产生的坎穴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达到石块底面的一半,石头必然向前倒入坎穴中。如是反复,则逆流而上,直达数里之外。

二、笔者的疑惑

以学识渊博而著称的纪晓岚在文末感叹道:“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不免据理臆断。读罢此文,笔者也曾据理臆断,依据自己贫乏的知识,笔者实在无法相信这一事件的真实性。落入水中的石兽怎么可能自己顺流而上数里?

三、坎穴的形成

流水的反激之力,确可以制造出坎穴来。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流去,撞击到石兽之后,受到石兽的阻力,改变了运行的方向。靠近河床的一部分水流会增加一个向下的运动,从而使得石兽面向水流前方的泥沙,受到水流的冲击而产生出坎穴来。然而这产生的坎穴会有多大、多深?水流冲击掉沙子所产生的坎穴底部与石兽底部处在同一水平面已相当不易,这需要很大的冲击力,而这样的机也不会很多。“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石兽重重地压在沙子上,虽然是在水中,沙子承受的压力也可想而知,而流水要冲走石兽重压之下的沙子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石兽底部与沙子有一个接触面,湍急的水流冲走石兽重压下的沙子,当接触面少于原来的一半时,石兽的重心才会落在接触面之外,石兽才能沿逆流的方向,倒掷于坎穴之中。而在现实之中,水流湍急之时,一些沙子会被流水冲走;当水势变缓之时,少量的泥沙又会沉积在坎穴之中。所以依靠反激之力,制造出大的坎穴,从而能让石兽倒掷于坎穴之中的机会应是少而又少的。


四、石兽的前行

让我们假设石兽倒掷于坎穴中的机会挺多。正如老河兵所言,因坎穴之故,石兽才会倒掷。毋庸置疑,随着石兽的每一次倒掷,石兽的重心很难平移向前,也不会向上抬升,而只会不断地下降。石兽不断地倒掷于新的坎穴之中,那么新的坎穴必定会越来越深,石兽也会逐渐地下沉,这一点应是不易否定的。石兽的形状并不规则,它不会是标准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把它假设成为直径为1米的圆球或许更易理解些!如若圆球倒掷于坎穴之中,往前前进了1米的距离,而圆球的重心仅下降1厘米(笔者认为这已经是很保守的数字)。再假设河床是水平的,那么,当圆球逆流而上100米时,圆球的重心已下降了1米。圆球逆流而上超过100米时,整个圆球早已在河底的泥沙水平面之下。试问,新的坎穴如何才能形成?圆球又如何还能继续前行?而石兽的形状是不规则的,逆流而上的情形更为复杂。石兽前行1米,石兽的重心下降的距离会远远超过1厘米。河流的河床也并不是一个水平面,它常常是上游高下游低。石兽一边前行,一边下沉,那么,它行至数里之外,它在泥沙之下的深度又会是多少呢?《阅微草堂笔记》的记载,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石兽得于上游数里外的记载假如是事实,然而原因并不一定是老河兵的阐述。或许是由于其它的原因,如某种身份的一些人,无论平民、盗贼、官吏,因某种原因,不为多数人所知地去打捞、搬运石兽,而又由于偶然的不确定的因素,使得石兽被弃掷于上流数里外。亦或这本身并不是一个客观事实,仅是有人杜撰出来,而又广为流传的故事罢了!

五、文理的分科

纪晓岚在文末感叹,凡事不可据理臆断。这与苏轼考察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得出凡事不可臆断其有无的结论甚相吻合。然而纪晓岚似乎只是道听途说,并未曾亲自考察或以实践验证之,对古人的要求也许不应过高吧。笔者也怀疑自己先前的疑惑是否仅是自己的臆断,然而仅凭自己的所学,实在无法相信老河兵的说法,无法给予其合理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解释。笔者又不具备一定的才能、智慧、精力,能去做数次严谨的科学实验来得出有说服力的、科学的结论,验证事件的真伪。高中阶段严明的文理分科,使得文科生在理科知识方面有着严重的缺失,面对生活中常会遇到的较简单的理科问题,也常常是束手无策,百思不得其解。假如高中阶段文理不分科,大学之中文科生也就能学到一定的理科知识,那么要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要做几次严谨的科学实验,也许会容易得多。高一之后就进行文理分科的弊端是不少的,高一的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狭窄,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这时让他们做出学文科或理科的选择,最终有些人会发现他们做出的是人生中错误的选择,这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为了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为了让学生能更理性地、成熟地选择文、理科的学习,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应分文、理科,以此让学生的知识更系统、更全面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至于分科问题,一种方法是,平时不分科,仅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进行分科;一种方法是,平时不分科,高考填分科意向,大学一年、一年半或二年后再分专业。如此,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待其人生观、世界观更加完善时,再做出比较成熟的抉择。如此,才会让许多人对自己的选择少一些后悔,少一些遗憾。

六、本文的增删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河中石兽》应慎重选入教材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