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太平已至,烽烟何来——王维《使至塞上》备课参考(徐志耀)

太平已至,烽烟何来——王维《使至塞上》备课参考(徐志耀)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教材研究 |人气:326

太平已至,烽烟何来——王维《使至塞上》备课参考(徐志耀)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教材研究,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本文发表于《语文学习》第10期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诗中边塞诗的名篇,特别是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对于这一联的赏析自然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根据传统的解读,诗中的“大漠”指西北地区的沙漠,“长河”指黄河,“孤烟”指烽火台上的浓烟。但近年来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王维出塞时战争已经结束,何来烽烟?且本诗写于萧关,根本看不见黄河,自然也不会有烽火,因此对传统将“大漠”释为腾格里沙漠,“长河”释为黄河的说法提出质疑,而认为“大漠”指“静寂荒凉的黄土高原西部”,“孤烟”是“诗人一行点燃的篝火或炊烟”,而“长河”指萧关附近的河流。

我们解读诗歌,自然要有质疑权威的勇气,但也应具备一些基本的文史知识积累。我就结合唐代的体制与诗歌的特色,解读一下上述的质疑。

首先,本诗中所出现的几个地名均非实指诗人所处的位置。诗中出现的明确地名共三个,“居延”(在内蒙额济纳旗一带,也就是西北戈壁的边缘)、“萧关”(宁夏固原东南)、“燕然”(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如果我们把地点落实,就会发现诗人是向北边去的,但考证史书就会发现,此时诗人出塞的原因是因为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自然应当向西边去。教材已经明确指出,“燕然”代指前线,并非实指。那么,“居延”与“萧关”就是实指了吗?同样也不是。此处的居延就是代指塞外之地,王维在同时所写的另一首诗《出塞作》中就有“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之句,此处的“猎天骄”当指不久前刚刚进行过的大战,而史载战场位于青海,与居延相距甚远。可见,在这两首以出塞为背景的诗中,居延就是塞外广大土地的代称。以居延指塞外,在唐诗中并不鲜见,如李端的“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千里思》),赵嘏的“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长垂双泪啼》)。王维的名句“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对塞外之地的陌生之感,此时他也踏上了这片土地,心中的孤寂之感便从中体现了出来。“萧关”则是边关的代称,萧关为守卫西汉和唐朝根本重地关中平原的四大关隘之一,主要防守北面。而在汉代武帝之后,战线已经推至朔方,而在唐代太宗平定东西突厥之后,战线主要集中在玉门关,也就是河西走廊一带。即使在安史之乱后,唐代力量衰微,主要敌人仍是西面的吐蕃,而非北面的回纥,前线基本上是四川西部。在《全唐诗》中,“萧关”一词出现多次,其中绝大部分都代指边关,而非实指。例如虞世南在《从军行》中有“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令狐楚在《圣明乐》中有“从今万里外,不复镇萧关”等诗句,想与西京长安相距数百里的萧关是不可能“远无极”或在“万里外”的,而薛能《拓枝词》中称“内地隔萧关”就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萧关是中原与边疆的划分之处。有趣的是,唐人诗句中,与“萧关”同时出现的,往往都有大漠、烽火景象,如薛能在《拓枝词》中称“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而王维自己在《送韦评事》一诗中写“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诗中“居延”明显指安西都护所在的塞外之地,而萧关则成了中原家乡的象征。可见,中原人一旦走出关外,大漠风沙,长河蜿蜒的景象是如何令他们惊奇。也正因为如此,被排挤出朝廷的王维也一扫诗篇开头的抑郁之气,写出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

综上所述,诗中所出现的几个地名均非实指,也只有如此解读,才能体会到诗人在写作此诗时的复杂心情。

其次,太平时期亦有烽火。有人根据书下注释就断定烽烟指“报警时所用的烟火”,进而认为“即使打仗,也并不像先秦时期,用烽火传讯内地去集结军队抗击敌人,军事信息是由‘候骑’在驿站间传递的”,这种看法表现了对唐代军事体制的不熟悉,当然也与书下注释的错误相关。首先,唐代有烽火台,唐初玄奘在偷渡出国境时经大戈壁就需通过四座烽火台。唐中期宰相杜佑在其所编著的《通典》中还详细记述了烽火台的建筑规制,这些均已被考古发现所证实。其次,烽烟绝非只在战争时期报警,请看《通典》中的相关记叙“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因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守拒法》第151卷)当时人的记载不会有误。可见烽火台在太平时期仍要举火,否则就说明“烽子为贼所捉”。当然,此处的孤烟并一定是只有一道烟,可以理解为每座烽火台均有一道孤烟升空(唐代烽火台相距数十里)。此处笔直的“孤烟”反衬出沙漠的广阔无垠,因此缕缕烽火在大漠中显得孤寂笔直。而滚滚大河在广阔的大漠中也显得格外细长,落日在宽广大漠的衬托下则格外圆。而在辽阔的大漠中,烽烟、大河、落日相互映衬,让茫茫大漠多了一些变化。特别是落日,在一系列线条中加入了一个圆形,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些许温暖的感受。我们甚至还可以想象,落日给大漠中的一切镀上一层绚烂的红色,这又是一幅何等壮丽的画面。在这幅画卷中,大漠显得辽阔而不单调,并且在长河落日的烘托下显得雄壮无比。这种雄壮的奇景将个人的孤独衬托得何等渺小,个人的惆怅立刻被这幅画卷所淹没,化成一股豪情。

同时,结合前面的考证,我们也就可以发现,这首《使至塞上》所描写的是诗人奔赴边塞途中的所见,

最后说一下,今人一般认为王维写下诗句的地点在今天的宁夏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今天此地已经成为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大家如有闲暇可以去那里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如果觉得太平已至,烽烟何来——王维《使至塞上》备课参考(徐志耀)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语文学习,使至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