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闲人写给自我的便条——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闲人写给自我的便条——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教材研究 |人气:681

闲人写给自我的便条——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教材研究,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我和学生一起读古文,这种例子见过好几个。比如姚鼐的《登泰山记》中,有“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一句,就先写自己看见泰山顶上云雾漫漫,云雾中有十数个像赌赛时用的筹码状的东西,完了才来一句:“山也。”姚鼐先生先有幻觉,待看清真相后,则恍然大悟。想一想,那些山是不是像极了“摴蒱”——直条条竖立的筹码呢?他还有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他看见的不是东海,而是一片彩色,一堆红光,而后才有人告诉他那是东海。先被印象晃得魂魄迷醉,而后才找到熟知的叫法。这才是形象思维。

杜牧《阿房宫赋》写秦宫中奢华生活:“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都是先写效果,“明星荧荧”“绿云扰扰”,完了才给你交代:“开妆镜也”“ 梳晓鬟也。”翻译出来更有趣:“满目明星闪闪发亮,(仔细一看)原来是宫女门打开了梳妆镜呀;只见一大片翠绿的云彩纷纷扰扰,(再一观察)原来是宫女们在梳理美丽的发鬟呀。”下面的一串排比句全这样:“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掠,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是个梦幻般的地方,它总是给人以幻觉。而唯有写出这幻觉,那宫殿才更加神奇。

东坡本人也使过这个卖关子的好办法。《石钟山记》里,他写夜游石钟山的所见所闻,“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先写夜晚江山石壁下的怪异声响,如同老人在山谷里边咳嗽边大笑,很瘆人,完了才说,那是鹳鹤的叫声。一下子,夜访石钟山所经历的恐怖和惊险,就全写活了。

最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东坡多么善于利用语序的调动,来贴近自己的细腻体验。这是这个独特的月夜的发现,因为这发现,承天寺里的夜游才更令人感激。

然而,即便如此,那也不算什么。写景是一般作家的基本功。或者还可以说,前面那些记时间、看月色、寻人赏月的内容,真像是被我说得神乎其神了——过度阐释。如果,文章止于此,作为一篇日记,苏东坡的日记,虽然可贵,但并不是最了不起的。我看有人介绍同时代的黄庭坚的《宜州家乘》,说了不少称赞的话,就读了,也喜欢黄的散淡清静。比如:“二十三日,庚寅。晴。自丙子至庚寅,昼夜或急雨,檐溜沟水,行辄霁,问民间未可以立苗也,食新莲食。”味道很不错。有一种闲适,也有一种关怀。但是,还是平淡了些。如果再有点东西,可能会更好些?那么东坡也会这样平淡下去吗?也许这样收手,也足以展现一种悠闲和恬美?

但是,东坡不同。读宋人笔记,东坡的确不同。因为这种不同,他的手札,尺牍,包括《东坡志林》全部小品文在内的好多小文章,才成了经典。

东坡突然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啊,原来还伏着一支奇兵!原来还有这样的句子:两问一叹,直逼心灵,让我们顿悟!

是的,哪里没有夜晚?哪里少了月亮?竹竿林立,翠柏青青,偌大的中国江南,哪里少了这些寻常景物?更何况,那还是月下的影子。可是杜牧说得对:“睫在眼前人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人们看见的,往往不是经常可见的事物。只有更新奇的,才能刺激他们,才能激活他们沉睡的感觉。周立波说,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说得妙。人们很容易厌倦,很容易“活腻”,很会对身边事物麻木。兔子不吃窝边草,也许还包含一层意思,那就是,不是舍不得窝边草,不是为了长远打算,而是,窝边草常吃不新鲜,让它失去了胃口。人们总是以为,生活在别处。而总是忘了,你眼睛了看厌了的身边的东西,正是外来者眼中的美景。人们太喜欢刺激,越是制造出更多刺激物的时代,人们越是要求新猎奇,反而变得越来越木然。

为什么,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倾向?为什么,我们会对远方敞开感觉,而对门前熟视无睹?是什么阻隔在我们和我们的生活之间?为什么,即便是住在风景区的人,也会对满山奇峰异花失去了感觉?

看来,东坡要提问的,正是这样的麻痹现象。在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这是一种“遮蔽”,因为在这种时候,世界没有对我们“澄明”。人们仿佛得了白内障,看什么东西,眼前都是模模糊糊。往往,白内障的患者总是极力想要看清一切,而两眼健全的人们,却对世界视而不见。甚至是,不愿意为看见而费心思。

东坡的发问很尖锐啊。这实质上是一个关于幸福的话题。幸福与否,与我们得到的事物的多少有关,还是与我们对事物感受的深度相关?这个问题,今天的人们回答了吗?

因为这两个问题,那个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承天寺的夜晚,就超越在一般写景之上了。那个夜晚因此有了启示的意义。是的,美丽的风景时时处处与我们相伴,但是,人们被自己遮蔽了。世上每一个夜晚都有明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少了我和怀民这样的“闲人”!

关于“闲人”,不少人解说起来都有些忌讳,比如有人就这样说:“‘闲人’,首先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更多的人拿东坡担任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来作为证据,以说明东坡此时失意苦恼正甚。这一般来讲没有错。但是,只盯着这些,就大大低估了东坡此文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如果觉得闲人写给自我的便条——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承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