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数学学习数学课堂浅谈数学学具在低段课堂教学的使用

浅谈数学学具在低段课堂教学的使用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数学课堂 |人气:234

浅谈数学学具在低段课堂教学的使用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数学课堂,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数学课堂大全,数学学习方法方面的资料。

浅谈数学学具在低段课堂教学的使用

江北第二实验小学 潘挺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要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操作实践、亲身体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感受数学过程”。因此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为学具的操作者是学生,可以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主动地接受学习。特别是在小班化的低段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因此对于几何的直观性比较强,这也决定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主要依赖于观察。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多观察之外,再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足够的操作训练,通过多种感官的同时活动,促使具体事物形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得到全面反映,建立表象,帮助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培养他们初步的空间观念。例如学习“立体图形”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立体图形的面的特点时,我就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活动,“可以摸一摸这些图形的每个面,它们有什么特点?也可以数一数,像这样的面(手摸平面)分别有几个?”。学生一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不时和小组内小朋友交流着,很快在互动地交流补充中,不少小组成员高高举起了他们的小手。学生很快发现了不同的特点: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正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6个面的大小都一样;圆柱有2个圆形的平平的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调动,化枯燥的几何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始终积极投入,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二、学具操作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低段的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也存在着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现象。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特别是在枯燥的计算算理教学中,动手操作学具既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理解计算算理。例如在学习“9加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凑十法,我就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摆一摆,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看一看我们一共摆了几根小棒,你会通过摆一摆小棒来算一算吗?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兴致高涨,个个聚精会神地摆起小棒,不时还和同桌小声商量自己的摆法。很快十几双小手高高举起,学生很快找到了口算的方法:把右边的一根小棒放到左边,与左边的9根小棒合起来是10根小棒,再与右边剩下4根小棒相加,就是14根小棒。所以9+5=14。通过动手操作,把枯燥的计算教学化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三、学具操作有利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必须建立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动手摆一摆、量一量,让学生体会操作、探索、发现答案的乐趣,在思维的发散过程中萌发创新的灵感。如在学生“认识平面图形”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面在体上”,我动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都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通过印,有的通过描,有的通过折,有的通过画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展现在了纸上。通过操作,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发现了不同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等方法,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不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教具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精心准备是前提。

    1、改变观念,促进教学。

很多教师包括我以前都很片面地认为让学生使用数学学具,有时候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因为一旦数学学具的使用,学生总在七手八脚地玩,既不好控制课堂纪律 ,又浪费课堂时间,学生的所有关注便都集中在了学具上面,而忽略了教师的教学,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因此在学具的使用上我们首先应该改变观念。要认识到其实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是他们活动欲望得到满足的过程,也是他们对知识进行体验,探索,理解的过程。如果说是浪费了课堂的时间,只能说明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学具的应用方法,对学具的如何应用“备课”不够,经验不足。

    2、充分的准备是基础。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认识、教学课堂新知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学具。例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课时时,除了我自己事先准备好四种立体图形模型外,我首先让学生回家准备好四种现实生活的立体图形,一方面让学生对于四种立体图形有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收集的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分类,最后才就数学中的模型进行新知的探索学习。

    二、加强学具的操作指导。

    1、教给操作的顺序和方法。

    一旦课堂上有学具的操作,为了避免操作的杂乱无章,因此教师的指导是必须的。也即在操作活动之前,告诉孩子操作的顺序、方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去操作,去活动。例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课时时,为了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面的特点,我首先出示了学生感知立体图形面的特点时的活动要求:潘老师也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这四类立体图形,想不想玩一玩?不过先把玩的要求听清楚。可以摸一摸这些图形的每个面,它们有什么特点?也可以数一数,像这样的面(手摸平面)分别有几个?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会观察,发现的特点最多,举手告诉老师,活动开始。像这样先出示了学生进行活动的要求和目的,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进行活动,使得课堂有了一定的深度探究。

    2、合理把握操作时机。

    教师给予学生的操作要适时,只有时机适当,适可而止,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充分的感性认识时,就应停止操作而进行思维与抽象,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从物质化的操作过渡到语言思维的训练,直至完全抽象。否则就会浪费时间,就会妨碍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而达不到动手操作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在二次活动感知立体图形的运动特点时,我先出示了活动要求: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数一数发现了图形的一些特点,真聪明!接下来我们再小组合作一起来玩一玩好吗?不过先把玩的要求听清楚。(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在玩的呢?你能不能也像他们这样先自己推一推、滚一滚,再4人小组合作搭一搭呢?不过边玩边思考,你有什么发现?比一比哪组小朋友玩得最愉快,发现得最多,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内小朋友轻轻地说一说。听清楚了吗?活动开始。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浅谈数学学具在低段课堂教学的使用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数学课堂大全,数学学习方法,数学课堂大全,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教学 课堂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