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诗文教学欧阳修之乐的三重境界——读《醉翁亭记》

欧阳修之乐的三重境界——读《醉翁亭记》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古诗文教学 |人气:799

欧阳修之乐的三重境界——读《醉翁亭记》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古诗文教学,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古诗文教学大全,古诗词赏析方面的资料。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杨和平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庆历三年(1043),欧阳修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庆历五年(1045),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太守。欧阳修于滁州上任的第二年写下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以“乐”串联全文,写出作者当时“乐”的三重境界,即“得之心”的“山水之乐”,“众宾欢”的“宴酣之乐”,和更高境界的“乐其乐”。

㈠山水之乐

欧阳修被贬滁州后,虽“内心抑郁”,但仍坚持“宽简而不扰”的工作作风,实行“宽简政治”,生产得以发展,百姓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再加上滁州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常纵情山水之间,欣赏领略山水之乐。

第一,从空间看,醉翁亭位于曲径通幽的山水之中,去往醉翁亭有“峰回路转”之乐。作者以“移步换景”之法,带领我们于曲径通幽之后,欣赏“峰回路转”的趣味。作者的移步换景是从大到小、逐步推进的。先着眼于滁州城的整体,用“航拍”的方法进行观察,用“环滁皆山也”进行开篇。接着,将镜头缩小,对着“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的“西南诸峰”。然后,再将镜头拉近,对着“山路”做动态推进,引出“酿泉”。最后特写“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经过如此四次镜头的转换,醉翁亭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作者的第一次写景,山与泉相应,泉与亭相衬,山水亭台,相互辉映,构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幅山水画,在峰回路转的动态之中,带给作者以无穷的趣味。

第二,从时间看,四时的朝暮之景不同,乐亦无穷。欧阳修到滁州后,山中僧人智仙为他建亭饮酒赋诗。欧阳修一年四季,常到亭中饮酒、办公,欣赏山水,其乐无穷。作者在文中的第二次写景便表露了这种乐趣。与第一次写景着眼醉翁亭四周空间环境带来的趣味不同,第二次写景着眼醉翁亭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趣味。“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开”是早晨出来时清新之趣味,“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变得昏暗”是傍晚归去时宁静之趣。“野芳发而幽香”是芳草萋萋、幽香扑鼻之春趣,“佳木秀而繁阴”是林木挺拔、枝繁叶茂之夏趣,“风霜高洁”是天气高爽、霜色洁白之秋趣,“水落而石出”是水位下落、石头裸露之冬趣。作者写不同时间的景,均有因有果,因“日出”而“林霏开”,因“云归”而“岩穴暝”……因“水落”而“石出”,因果之间呈先后之态,具有很强的动感,因而也就有了很浓厚的趣味。作者写景,先写“朝暮”之景,再写“四季”之景,最后总结“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表达乐趣。

第三,从写法看,动静相宜,生趣盎然。作者写景,以欣赏之心关照,充满乐趣,其笔下的景物,有动有静,动静相宜,妙趣横生。首先是动景与静景的配合。琅琊诸峰是深秀的静态,但两峰之间却泻出了潺潺的酿泉。树林阴翳是静谧的美,但鸣声上下却又少不了动态的欢乐。自然景物是静的趣,但人物的呼应却又是动的乐。作者笔下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动静相宜,都充满乐趣。其次,作者笔下的景物呈流动的变化之态,赋予自然景物以动态之美。从“环滁皆山”到“酿泉”,是在动态中推出各种静景。“山行六七里”和“峰回路转”,是在动态中关照静态之景。“日出”之后才会“林霏开”,“云归”之后才会“岩穴暝”,“野芳发”后才会“幽香”,“佳木秀”后才会“繁阴”,“水落”后才会“石出”,景物本身便有动态的乐趣。第三是景物有时序的变化之动。有“朝暮”的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有“四季”的变化之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这也是动静的相宜,充满趣味。

欧阳修纵情山水,有曲径通幽后寻见醉翁亭时的“峰回路转”之乐,有“朝而往,暮而归”收获“四时之景不同”的趣味,有“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动静相宜的快乐。

欧阳修纵情山水,忘却被贬的“内心抑郁”,收获欣赏山水的乐趣。

欧阳修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却寄托在喝酒上。

喝酒又是一乐,那么,欧阳修的“宴酣之乐”,又表现在哪里呢?

㈡宴酣之乐

第一,“游人众”是乐之基石。欧阳修被贬滁州后,励精图治,实行宽简政策,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生活呈现一片祥和景象。人们三五成群到琅琊山游玩,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着欢快的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闲聊,走在前面的人大声呼喊,走在后面的人应声回答,老人和孩子也都出来游玩,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好一片喜人的景象。身处醉翁亭的欧阳修,看到这“滁人游”的景象,“宴酣”岂不有了快乐的基石?

第二,“酒菜好”是乐之实际。首先,“宴酣”用的菜是“山肴野蔌”,吃的鱼是深溪之水养的肥鱼,而且是亲自“临溪而渔”的,不仅有美味的乐趣,而且还有“钓”的趣味。其次,“宴酣”用的酒是“酿泉为酒”,且“泉香而酒洌”。第三,这些美食美酒是“杂然而前陈”,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没有过多的礼节和讲究,享受纯粹的“宴酣之乐”。这样的“太守宴”,是上佳的宴会,其乐趣怎会有穷尽呢!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欧阳修之乐的三重境界——读《醉翁亭记》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古诗文教学大全,古诗词赏析,古诗文教学大全,古诗词赏析,语文学习,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