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校园活动师德教育师德征文 “直接”与“羞感

师德征文 “直接”与“羞感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师德教育 |人气:625

师德征文 “直接”与“羞感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师德教育,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师德教育总结范文,师德教育心得体会方面的资料。

“直接”与“羞感”
这个有些奇怪的题目源自几年前回中学看望老师时大家的一番闲聊。那时我已在松校区代课一年,一位老师问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我一时也总结不出个一二,就举了两个自己印象较深的例子,一是上课时大家可以自由进出教室,二是上完课会有学生毫不客气地当面评价你的得失,这些都是我自己做学生时不曾有过的。听了我的例子,老师感慨地说道:“是啊,现在的学生比以前更直接了,这也是我最大的感受啊。”
对比自己的经验,老师的“直接”二字确实总结得比较恰当。之后我常想起这两个字,也常问自己:老师到底是觉得“直接”好呢还是觉得不好?或许更“直接”意味着更自信,那么这应该是件好事,可是在这种“直接”式的自信中,似乎并没有一种整体精神风貌的进步。相反,我常觉得很多表面上自信的学生其实缺乏一种真正的对人生的自信。虽然现在学生们越来越擅长“秀出自我”,可是在灵魂深处,大学里的“自我”们却很少能展现出真正大学意义上的独立精神;空虚迷惘、随大流的情况不少。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便是,在选修课的课堂上——我认为这种主要由学生自己选择的课堂特别能体现大学的精神面貌——很多同学是从最后一排坐起的。老师一提问,立刻倒下一片;学期过半,人数也少了一半;这边考题还没出好,那边套题就已经开始。选修课呈现这种局面,说明很多同学不能也不愿意独立思考,因此在真正需要自信时没有一点自信。这种情况下的“直接”式的自信不免显得空洞和做作。
我认为,所谓“直接”其实和真正的自信无关,它所体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师生关系的变化。至于这种变化的内容,也许有人会说,无非是师生之间越来越平等了。我觉得这种说法是过于简单甚至肤浅了。“平等”当然是个好听的字眼,但好听的字眼往往会遮蔽很多问题。其实,平等主要涉及权利义务等刚性的东西,但“直接”的问题其实还根源于这些刚性的东西背后更加柔软的人心。人心的变化中国人并不陌生,老百姓常说“世道变了”。这种“道”的变化是极微妙而又极深刻的。比如做老师,一百年前的师道和现在肯定不一样,二十年前的也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把那些刚性的东西拿出来可以比上半天,但是师道究竟如何不同,一个教师真正站到学生面前就能明白一切。每一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精神状况,刚性的东西不过是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的。
回到“直接”的问题,我想,今天的学生变得越来越“直接”,这其实是难以避免的。因为今天的人本来就在变得越来越“坚硬”,人和人的交往也越来越客体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和美好的人性相关的天然敬畏感、含蓄感正在迅速地去。这种敬畏感或者含蓄感,德国哲学家舍勒称之为“羞感”(Schamgefühl / shame-feeling)。“羞感”不同于有具体对象的“羞恶之心”,也不是本尼迪克特所说的和西方式“罪感”相对的东方式“耻感”,更不是纯粹的胆小怕羞,可以说,它是人之为人的本真状态的基本表现。正是由于人作为人领会着自身的存在,因此在被作为个体得到关注时,人总能返归自我,并努力将其保持在一种活生生的、非对象化的状态中,而这正是“羞感”的本源。爱情中的人典型地具有“羞感”,因为爱使人充满人性;动物不讲爱的羞涩,也是因为动物不领悟自身的存在,不具有自我意识。
“羞感”是伦理的重要基础,它以对自我的返归和对客体化的抵制使人始终在原发的、活泼泼的境域中体会着人性的一切美好。然而,我们也看到,在现代技术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自身的客体化正在不断加剧。其结果便是:人的天然的、美妙的“羞感”正在急剧地化,人的身体、人的情感、人的所作所为都不再能够被维护在一种原初的、非客体化的境域中。身体要暴露,情感要打分,作为要量化,这种种“没羞没臊”的结果便是“性冷淡”、“心冷淡”乃至全部生活魅力的丧失。
我想,今天师生关系中的“直接”,其实不过是现代人缺乏“羞感”的众多表现之一。现代师生关系正如其它各种现代人际关系一样,是“硬梆梆”的。如果说较为私人化的爱情在今天也不得不经历各种客体化“去羞”程序的“洗礼”(近年更添“婚前财产公证”),那么与其相比更为社会化的师生关系,则早已成为各种“去羞”工程的俎上之肉了。其结果便是:正如人们越来越觉得好的家庭可以靠种种客体化程序去维系,人们也越来越相信好的教育就必须靠那些实质上是在“去羞”的工程来保障。显然,如果我们一方面对这些工程拍手称快,那么另一方面也就不能指望师生关系中还能存在多少美好的、天然的敬畏与爱心。
上面的说法似乎有些过于悲观。也许有人还会说:国外不就是这么做的吗?人家的师生关系平等又和谐,不是很不错吗?可是所谓“这么做”其实只是全盘做法中的一部分,它总是在整个大背景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正如前文所言,一个“世”有一个“世”的“道”,刚性的东西总是应运而生的。我们把某些做法搬来了,可是和它相关的另一些做法呢?比如是不是还应考虑推广基督教呢?
其实,教育是一个极其需要“羞感”的领域。简直可以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有着丰富“羞感”的人。然而舍勒也指出,不同文明中的人,其“羞感”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似乎很欣赏西方文明中的师生关系,然而这种师生关系中的“羞感”是同西方文明中的个体精神(源自希腊—罗马文化)和宗教精神(源自犹太—基督文化)密不可分的。我们搬来一些做法用在自己身上,可是我们的文明中并没有相似的精神底蕴,其结果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变得极无“羞感”:没有个体精神的自信成了空洞的做秀,没有宗教精神的平等成了自私和自大。
我们的师生关系中应该有着怎样的“羞感”?对这个问题我不敢说得绝对。但以自己极为有限的¾¬历而言,我感到我们应该努力挖掘自己传统中鲜活的东西。记得几年以前,我曾为两个来自中亚国家的医生做过一段时间的汉语教师。那时我二十出头,他们都比我大十几岁,可是每次上课,他们都极其恭敬。我给他们留的作业很多,后来发现他们时间不够,每次都做到深更半夜,可他们从没和我谈过条件,也从不缺交作业;我按西方习惯,让他们对我直呼其名,他们也从不答应,理由是:老师就是老师,老师是神圣的。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师德征文 “直接”与“羞感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师德教育总结范文,师德教育心得体会,师德教育总结范文,师德教育心得体会,校园活动,